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09章 酒和酒精

在我们国家,酒的历史源远流长,品种繁多。

在传说中,发明酒的人名为杜康。

他在当长工的时候,有一次偶然把高粱米饭放在树洞中,时间久了,食物自然发酵,变成了酒。

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,大约在三千多年前,商周时代的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,自此黄酒得以大量酿制。

从大约几百年前起的宋代开始,前人又发明了蒸馏法。

自此,白酒开始在市场上独占鳌头。

发展到现在,酒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的饮品。

每逢佳节节令,“专用酒”十分流行,如元旦饮椒柏酒、正月十五饮填仓酒、端午饮菖蒲酒、中秋饮桂花酒、重阳饮菊花酒。

时下宫中用酒种类很多,除了烧酒、黄酒之外,还有玉泉酒、清白酒、白荔枝酒、陈皮伏酒等等。

因此有“酒品之乡,京师为最”一说。

总得来说,京城的达官贵人们比较崇尚黄酒,中下层百姓则多喜欢价廉味浓的烧酒。

除此之外,酒道已经被推向了一个修身养性的境界。

酒令五花八门,所有世上的事物、人物、花草鱼虫、诗词歌赋、戏曲小说、时令风俗无不可入令,且雅令很多,把中国的酒文化从高雅的殿堂推向了通俗的民间,从名人雅士的所为普及为里巷市井的爱好。把普通的饮酒提升到讲酒品、崇饮器、行酒令、懂饮道的高尚境地。

而后世出现的医用酒精,则是一种混合物,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醇,是用淀粉类植物经糖化再发酵经蒸馏制成。

这整个过程和白酒的制作过程很像,但是蒸馏温度要比白酒低,蒸馏的次数比白酒多。

其实在传统的酿酒过程中,酒头和酒尾是不算的,因为它的风味不好,不适合饮用。其实这部分就是浓度比较高的酒精。

这在白酒工艺上有一个术语,称之为“掐头去尾”。

所谓“掐头”,就是酒刚蒸馏出来的第一段馏份。

按照后世的说法,此时一般它的酒精度在75°以上,这部分不能做成品酒,要截取掉。

“去尾”则涉及到了工艺规定的截酒度数,这在后世都有严格的规定。

不过如今掐头去尾的地方叫摘酒点,都是靠老工匠们自行把握。

酒头和酒尾单独拿出来之后,其实还有别的用处,可以加到酒糟或者酒醪里重新发酵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