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22章 所谓相同,皆是不同

本章是我以前空闲时写的小作文,也不是正文,抱歉。

今天突然想到榆钱儿,小时候的这个季节,已经可以采来做窝窝头吃了。

那个时候,曾祖母每年都会做。榆钱曾经是帮她渡过困难时期的食物,有它在,就有安心的感觉。

她的院子里,有一颗大榆树,很有些年头,我总喜欢在树下玩。

后来,树被砍掉了。

只剩下一截木桩子,光秃秃的裸露在地表上。

木桩下面是它经年发达的根部,因为挖掘的价值不大,幸存了下来。

起初,我总是很不习惯,站在熟悉的位置,头顶却不再是葱郁绿叶。

有时抬头看,阳光刺的眼睛生疼。

许多年过去了,木桩已经在经年累月中慢慢腐朽,归于尘土。

长大后的很多年里,我再也没见过榆树,也没吃过榆钱窝窝。

但是,我好像还记得它的味道。

她说,不过是被寄放在亲戚家养了大半年,一年的时间都没有。都这么多年过去了,姐姐怎么还在“记恨”。

没有被放弃过的人,真好啊。

其实,我也想问自己,一提到这件事,怎么你还是想哭?怎么还是委屈一如当日?怎么还是过不去?

甚至,变得如此敏感?

难道这一切,都是我的错吗?

她不知道,直到很多年后的今天,我依然清楚的记得,六岁时寄人篱下的点点滴滴。

记得早上起来家里没有人时的害怕,没有早饭吃的饥饿;

记得做噩梦半夜醒来,浑身冷汗,亲戚就在身边却不敢发出一点动静,睁眼到天亮时的无措;

记得考试满分却无人分享、无人夸奖时的失落;

记得亲戚夫妻吵架,自己成为出气筒时的委屈;

记得时时看人脸色,事事小心翼翼的谨小慎微;

……

一年三百六十五日,风刀霜剑严相逼。这种日子,没经历过的人永远都不会懂。

黛玉是父母双亡,迫不得已寄人篱下。她应该想不到,在二十一世纪,有人父母双全,竟也和她有相同遭遇。

有一天我突然明白,也许不是“记恨”,只是不能忘记,不能忘记自己曾经被“放弃”、被“流放”过的事实。

有一点点像《唐山大地震》电影中的小女孩方登,亲耳听到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